编者按: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,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。近年来,随着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,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、演变和定调,既考验其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,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。
南方财经全媒体·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部长期关注消费类企业的舆情动态,在跟进新闻动态、传递有效信息和反映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,希望以每一次典型舆情案例的出现和应对为切口,观察企业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舆论环境变化时的处理过程,从而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企业在品牌、市场运营管理中的得失,从而为行业做出预警和警示。
为此,南财·21消费新闻部综合企业在舆情预警与回应中涉及的公开操作维度,形成量化评分机制——具体而言,包含舆情管理及响应、舆情回应、事件处理、品牌影响四个一级指标和预防机制、回应直接度、信息透明度、处理长效性等14个二级指标,按照百分制根据重要性对不同指标赋值并打分,并以《消费舆警指数》对企业的应对速度、态度与有效度进行分析评价,为企业品牌管理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供参考。
南方财经记者 吴立洋 实习生涂玥
舆论事件:LV近42万名香港客户资料外泄
事件回顾:7月21日,据报道,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(LV)香港公司确认发生客户资料外泄事件,约42万名香港客户的个人信息遭泄露。路易威登香港(LVHK)在客户信中表示,外泄资料包括姓名、护照号码、出生日期、地址、电话、购物记录和产品喜好资料等,但不包含任何支付资讯,正通知相关部门和受影响客户。
7月17日,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(私隐专员公署)接获由路易威登香港公司(LVHK)提交的资料外泄事故通报。
根据LVHK,其法国总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发现其计算机系统有可疑活动,其后于7月2日发现事件影响香港客户,LVHK同日知悉事件。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表示已根据既定程序对LVHK展开调查,包括事件是否涉及延误通报。
值得注意的是,5月以来,已经有多家知名奢侈品牌出现客户信息泄露事件。
涉及企业: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香港公司
舆警分值:
企业回应概述:
据媒体报道,路易威登顾客服务部称,目前尚未有证据显示这些遭到泄露的客户资料被滥用。事件发生后,公司已及时阻止未经授权者进入系统,并加强系统防护,事件已得到控制。
公司同时提醒客户对可疑信息提高警觉,“其他国家(及地区)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,真的非常抱歉。我们已第一时间通知中国香港相关的政府监管机构及受影响的客户。可以确保的是,如曾在LV购买过产品,所有付款资料包括信用卡、密码或安全码,均不受此次事件影响。”
南财评论:
数据安全是数字时代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保障,对仰赖客户品牌认可与信任生存的奢侈品牌而言,更是。
在明知计算机系统与客户信息关联紧密的前提下,从发现到提报监管部门,从7月2日到7月17日,这场事故的通报一共花费了15天。据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发布的事件回应,其已根据既定程序对LVHK展开调查,包括事件是否涉及延误通报。其还表示,如果确认LV泄露隐私且不纠正错误,可能面临刑事诉讼。
虽然LVHK表示“尚未有证据显示这些遭到泄露的客户资料被滥用”,但在数据安全事件中,黑灰产是可以通过泄露的数据库,与其他数据库进行“拖库、撞库”等操作,获取更为完整的公民信息画像,从而开展账号盗取、诈骗等非法活动,信息泄露造成的隐患,也不是品牌一句“未证实被滥用”就可以消除的。目前,LVHK尚未详细说明发生事件后,公司对相关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存储等环节合规性和安全性的改进举措,也未发布对用户的补偿方案,这显然难以打消用户对于事件影响的疑虑。
良好的消费体验是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关键一环,其对信息泄露的担忧如果不能被很好地回应和补偿,或更进一步转变为品牌信任的瓦解,削减消费动力,动摇品牌营销体系。
奢侈品牌需要正视行业病症,重建品牌-消费者的信任体系。5月以来,迪奥、卡地亚等知名奢侈品牌均出现了类似的数据泄露事件,可见,数据安全的问题在行业内普遍存在,信息保护必须成为行业共识。
(编辑:朱益民)
利鸿网配资-利鸿网配资官网-郑州股票配资公司-哪个证券公司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